在古代,衙役和捕快有什么区别?
衙役和捕快在古代衙门中承担不同职责,存在一定区别。 职责范围:衙役负责衙门内的杂务,如站堂、行刑、押解、看守等,主要是维持衙门秩序和执行具体事务。捕快则主要负责缉捕罪犯、侦查案件、传唤被告和证人等,工作更侧重于治安和司法方面。
衙役和捕快在古代衙门中承担不同职责,存在多方面区别。职责方面:衙役负责衙门内部杂务、站堂、行刑、看守牢狱等工作,维护衙门秩序。捕快主要负责缉拿罪犯、侦破案件、传唤被告和证人等,更侧重于与犯罪相关事务。地位方面:衙役地位相对较低,常被视为贱役,子孙在科举等方面受限。
在原始社会,存在类似捕快的人物,他们是捕快的前身,主要负责抓捕罪犯、传唤证人和调查案件。 随着历史的发展,衙役的职责和分工变得更加明确。在司法审判过程中,有专门负责拘传被告、证人和调查证据的人,即捕快。这是捕快与衙役最根本的区别。
衙役和捕快都是古代官府中的差役,但是他们的职责有所不同。衙役负责衙门的站堂念手、缉捕、拘提、催差、征粮、解押等事务,地位低于吏员,没有官方身份,属于为衙门服务的性质。衙役的身份分为两种:民壮、库丁、斗级、捕兵为良民,皂、快、捕、仵、禁卒、门子为贱民。
衙役、勃然、倒霉的意思是什么
1、意思:衙门里的差役。近义词:公差、公役、小吏 勃然 意思:兴起或旺盛的样子:~而兴。~而起。因生气或惊慌等变脸色的样子:~不悦。~大怒。倒霉 意思:遇事不利;遭遇不好:真~,赶到车站车刚开走。
2、释义:衙门里的差役。引证: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他所谓的‘狗’,是指他的仇人说的,因为主任的外祖当过衙役,而这又是 方 府上下人等最大的忌讳。”勃然:释义:突然。兴起的样子。因愤怒或心情紧张而变色之貌。
3、倒霉 指不良状况,尤指关于健康、命运或前途的坏状况;也指谴责或因痛苦而呼喊。
4、指在衙门中当差的人。衙役的地位低于吏员。吏员尽管没有品级,但好赖还是官方人员,而衙役根本没有官方身份,只属于为衙门 服役性质。这些人负责衙门的站堂、缉捕、拘提、催差、征粮、解押等事务。勃然:突然。兴起的样子。因愤怒或心情紧张而变色之貌。
5、于是皇亲暗中重金贿赂并威逼恐吓秀才改口供,说他自己和斗犬相好,是朋友,那天是斗犬和其在玩闹嬉戏,是屠夫恶从胆边生杀了斗犬,要屠夫给斗犬偿命。再审时,秀才贪图财物又惧怕皇亲势力,就出卖了屠夫,更改了口供。
古代府(州)县衙门内有多少人
1、古代府(州)县衙役定额为:门子2人,皂隶16人,马夫12人,禁卒8人,轿夫与伞扇夫7人,灯夫4人,库卒4人,仓夫4人,民壮50人,小县有衙役数百人,大县有上千人甚至数千人。地方州县等衙门内供驱使奔走之差役隶卒人等,统称衙役。
2、我们古代老百姓一般所说的衙门都是指县级衙门,一个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叫知县或县令,属于正职七品的官阶。副官基本上有三到五人,包括县丞、主薄、教谕、县尉这些人都有正规编制,由国家发工资。其他属于工作服务人员都是编外人员,由县级部门自己发工资。县令之下是县丞,相当于副县长属于正八品。
3、清代县衙的编制人数,各县情况不同,中等大小的县大约为百人。根据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陕西省紫阳县衙人员的俸银资料,其中咸丰十一年资料表明,计有县衙各类人员105人领取俸银、工食银,年总需银两为833两1钱8分。清代县衙的编制如下:知县,正七品。
4、在中国古代,只有少数人是由法院支付的。其中,咸城出现在宋代,咸味消失在元代以后。据清代四川省巴县首长刘恒介绍,他在巴县时,有7000名衙门佣人。这些人没有官阶,不拿朝廷的俸禄。他们都想从县长的工资里给衙役钱。但事实上,衙门仆人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工作人员的数量。
5、“三班六房”是古代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其实际人数并无固定确切数字,会因朝代、地区以及州县规模大小而有所不同。“三班”指皂班、壮班、快班。皂班负责站堂行刑,壮班承担力役,快班主要缉捕。一般来说,每个班的人数少则几人,大的州县可能有几十人。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