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细度是指水泥粉磨后颗粒的粗细程度,它对水泥的性能有很大影响。细度越细,水泥的水化速度越快,早期强度越高,但细度也不能过细,因为过细的水泥会导致水化热增大,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不利。
水泥细度的测定通常使用筛析法,即通过将水泥样品通过一系列不同孔径的筛子,以确定水泥中不同粒径颗粒的比例。对于水泥细度的误差范围,国家标准GB/T 1345-201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规定如下:
1. 水泥细度误差范围应控制在以下范围内:
筛余量(即不能通过0.08mm筛子的水泥量)应控制在1.0%以内;
筛余量应在0.5%至1.5%之间。
2. 重复测定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水泥细度的结果。
3. 当两次测定的结果相差超过1.0%时,应重新进行测定。
以上误差范围适用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等水泥品种。对于其他特殊水泥品种,如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等,其细度误差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应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