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原句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战地黄花分外香,人间正道是沧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这里,“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话,毛泽东用来比喻革命者应当趁革命形势大好,勇往直前,不可贪图虚名,学那些失败的霸王。而“轻于鸿毛”一语,则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指某些人的死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价值不大,就像鸿毛一样轻。
毛泽东在这里用“轻于鸿毛”来形容某些人的死,通常是指那些为了个人私利、小团体利益而牺牲的人,他们的死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很小,甚至可以说是毫无价值。这样的死,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不被肯定的。
因此,从这句话的语境来看,“轻于鸿毛”的死通常指的是那些自私自利、损害集体利益、背叛革命事业的人。当然,这种表述具有历史和特定的时代背景,不能简单地套用到现代社会的各种情况中。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