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中的教育名词解释如下:
1. 学前教育:指针对0-6岁儿童所实施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2. 教育目标:教育过程中期望达到的预期效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3. 教育内容: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儿童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是教育目标的体现。
4. 教育方法: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采用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包括教学、游戏、生活实践等。
5. 教育评价:对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包括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评价。
6. 教育环境: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7. 教育者: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教师、保育员等,负责对儿童进行教育。
8. 受教育者: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9. 教育课程:学前教育过程中,按照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设计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10. 教育游戏:以游戏为载体,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
11. 教育实践: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将教育理论知识应用于教育活动的过程。
12. 教育政策:国家或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定和指导方针。
13. 教育法规:规范学前教育活动的法律法规,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4. 教育质量:学前教育活动的效果,包括儿童的发展水平和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15. 教育公平:学前教育资源分配的合理性,确保每个儿童都能接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