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铸件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缩孔和缩松:由于铸件凝固时金属液收缩造成的,分为缩孔和缩松。缩孔多发生在铸件厚大部位,缩松则常在薄壁或窄小部位。
2. 气孔:在铸造过程中,金属液中的气体未能完全排出,凝固后形成的孔隙。气孔可能是孤立的小孔,也可能是连成一片的气孔群。
3. 砂眼:在铸件表面或内部由于砂芯、砂箱或浇注系统不严密而造成的孔洞。
4. 夹渣:金属液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如氧化皮、砂粒等,在凝固过程中未能完全排出而残留在铸件中。
5. 冷隔:由于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或浇注速度不当,金属液在凝固过程中断开,形成的缝隙。
6. 裂纹:铸件在冷却过程中由于热应力和组织应力超过材料强度而发生的断裂。
7. 变形:铸件在冷却过程中由于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而引起的形状或尺寸的改变。
8. 粘砂:铸件表面与砂芯粘结,形成砂粒粘附在铸件表面的缺陷。
9. 偏析:金属液在凝固过程中由于成分分布不均匀造成的缺陷。
10. 表面粗糙:铸件表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粗糙不平。
这些缺陷会影响到铸件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因此在铸造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这些缺陷的产生。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