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是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其名称的由来与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延吉市的地名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根据历史记载,延吉市最初名为“延吉哈拉”,这里的“哈拉”在满语中意为“边疆”。这个名字反映了延吉在历史上地处中国东北边疆的位置。
延吉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朝鲜族、汉族、满族等多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到了19世纪末,随着俄罗斯和日本在东北亚地区的势力扩张,延吉地区逐渐成为中、俄、日三国争夺的焦点。
1909年,清政府在此设立了延吉厅,标志着延吉正式成为行政区域。此后,延吉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逐渐发展,人口也逐渐增多。
至于“延吉”这一名称的正式使用,则是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延吉地区解放。为了体现民族团结和边疆地区的繁荣发展,1946年,延吉县成立,并沿用“延吉”这一名称。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延吉县于1983年撤县设市,成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
因此,延吉的由来可以概括为:以“延吉哈拉”为基础,结合历史发展和行政区划的变迁,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延吉”这一名称。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