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薄暮望》是唐代诗人王绩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内容及其简要分析:
《东皋薄暮望》
王绩
薄暮东皋合,孤村隐两疋。
遥遥望烟火,杳杳闻砧杵。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简要分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东皋(地名,今河南洛阳附近)远望所见之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薄暮东皋合”描绘了傍晚时分,东皋的景色与天空相接,营造出一种朦胧、宁静的氛围。接着,“孤村隐两疋”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村庄隐现在远处的山丘之后,给人以偏远、宁静之感。
第三、四句“遥遥望烟火,杳杳闻砧杵”通过远望烟火的景象和远处传来的砧杵声,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宁静和生活的平淡。这里的“烟火”和“砧杵”都是乡村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熟悉和怀念。
最后两句“客行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虽然在外游历可能会感到快乐,但与回家的渴望相比,这种快乐显得微不足道。这里的“客行虽云乐”是对前文所描绘的乡村生活的补充,同时也反衬出诗人对归家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乡村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归家的渴望。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