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平行志愿和专业平行志愿是中国高考招生录取中的两种不同志愿填报方式,它们在录取规则、填报方式以及录取结果上存在以下差别:
院校平行志愿
1. 定义:考生填报的志愿是同一层次的多个院校,这些院校之间是平行关系。
2. 录取规则: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某一院校录取线后,按照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进行录取。如果考生被第一个志愿院校录取,那么后续志愿院校不再进行检索。
3. 填报方式: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选择同一批次内不同层次的多个院校。
4. 特点:考生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因为填报了多个志愿,但每个志愿院校之间的竞争激烈。
专业平行志愿
1. 定义:考生填报的是同一院校的不同专业,这些专业之间是平行关系。
2. 录取规则:考生的高考成绩达到某一院校的录取线后,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进行录取。如果考生被第一个专业录取,那么后续专业志愿不再进行检索。
3. 填报方式: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在同一院校内选择多个专业。
4. 特点:考生可以增加选择不同专业的机会,同时保证了在同一院校内被录取的可能性。
主要差别
志愿层次:院校平行志愿是不同院校之间的平行,而专业平行志愿是同一院校内不同专业之间的平行。
录取顺序:院校平行志愿按照志愿顺序录取,而专业平行志愿也是按照志愿顺序录取。
录取结果:院校平行志愿可能涉及到跨批次录取,而专业平行志愿则通常在同一批次内进行。
考生在选择志愿填报方式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院校平行志愿适合希望增加录取机会的考生,而专业平行志愿则适合希望在同一院校内选择不同专业的考生。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