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鹦鹉学舌”出自《庄子·秋水》。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别人怎样说,就跟着怎样说,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是盲目模仿。在《庄子·秋水》中,庄子用这个成语来讽刺那些没有独立见解,只是随声附和的人。具体的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png)
庄子与惠施在秋水边散步,庄子说:“鲲鹏变化无穷,从北海到南海,不是靠风,而是乘风而行。而那小雀,飞到榆树和檀树之间,不是靠风,而是靠自己的翅膀。所以,鲲鹏和雀子的飞翔方式不同,但都是自然的。”
惠施问:“那么,鹦鹉学舌,是不是也是一种自然呢?”
庄子回答:“鹦鹉学舌,不是自然。它只是模仿别人的声音,没有自己的思想。”
因此,“鹦鹉学舌”这个成语就来源于这个故事。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