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杂文,不是诗。
其原文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即不能识别千里马,不懂得正确对待千里马。
文中通过对千里马悲惨遭遇的描述,抨击了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