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井冈山》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1928年,是毛泽东对井冈山斗争的赞美和抒发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以下是这首词的具体意思:
```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
1.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这里描绘了井冈山斗争的场景,山下的旗帜飘扬,山头的战鼓和号角声此起彼伏,展现了革命队伍的英勇和紧张氛围。
2.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这里的“敌军围困万千重”指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重包围,而“我自岿然不动”则表现了革命队伍面对重重困难,仍然坚定不屈,不动摇。
3.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这里的“森严壁垒”指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严密防御,而“众志成城”则形容革命队伍团结一心,共同抵御敌人的进攻。
4.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黄洋界是井冈山的一个制高点,这里用“炮声隆”来形容战斗的激烈,而“敌军宵遁”则表示敌人夜间逃走,表达了革命队伍的胜利。
整首词通过描绘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和革命队伍的英勇,表达了毛泽东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这首词不仅是对井冈山斗争的赞歌,也是对革命队伍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的鼓舞。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