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在岗职工、全年平均职工人数这三个概念在统计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被使用,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层面的劳动力情况:
1. 从业人员:
含义:从业人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人口总数。这包括所有在单位中工作的人员、有工作但未得到报酬的人员,以及虽未工作但有就业意向并在寻找工作的人员。
范围:不仅包括在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正式就业的人员,还包括在个体经营中从业的人员,以及在农业、家庭手工业等非正规经济领域从业的人员。
2. 在岗职工:
含义:在岗职工是指在调查时点(通常是年末或季末)在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中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人员。这个概念排除了临时工、兼职人员、实习生等非正式工作人员。
范围:在岗职工的统计更侧重于那些稳定就业、具有稳定收入的人员。
3. 全年平均职工人数:
含义:全年平均职工人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平均拥有的职工数量。这个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在整个年度内的人力资源规模。
计算方法:通常是通过年初职工人数和年末职工人数的平均值来计算,即(年初职工人数 + 年末职工人数)/ 2。
总结来说,从业人员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包括了所有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在岗职工则是指那些正式就业并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员;全年平均职工人数则是衡量企业在一年内平均人力资源规模的指标。这三个概念在分析劳动力市场、制定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