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第一渡:红军巧渡金沙江
长征第一渡,是指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于1935年5月3日至5月9日,成功渡过金沙江的历史事件。这一壮举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为后续的战略转移和胜利奠定了基础。
一、背景
1935年,红军长征进入云南省境内,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严密封锁。金沙江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道重要天险,江面宽阔,水流湍急,两岸地势险峻,难以渡过。国民党军队在金沙江两岸部署了大量兵力,企图阻止红军北上。
二、过程
1. 红军侦察:红军在长征途中,对金沙江的地理环境和敌情进行了详细的侦察,为渡江行动做好了充分准备。
2. 选择渡口:红军根据侦察情况,选择了金沙江上游的龙街渡口作为渡江地点。该渡口位于云南省巧家县,江面较窄,水流相对平缓。
3. 筹备物资:红军在渡江前,筹集了大量船只、绳索等物资,并组织了渡江队伍。
4. 渡江行动:1935年5月3日,红军开始渡江。由于船只数量有限,红军采取了分段渡江的方式。红军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在激流中奋力划船,成功将红军主力渡过金沙江。
5. 突破封锁:红军渡过金沙江后,迅速北上,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线,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意义
长征第一渡的成功,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2. 红军展示了坚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战斗精神,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 长征第一渡成为红军长征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长征第一渡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不仅展示了红军的英勇顽强,也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