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脱颖而出”的典故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赵胜要挑选20个门客去楚国游说,以便联合抗秦。赵胜的门客中有一个叫毛遂的人,他自告奋勇要求一同前往。
.png)
在楚国,平原君和楚王谈判,但楚王对赵国并无诚意,谈判陷入僵局。这时,毛遂挺身而出,请求上前进言。他手持宝剑,直接闯入楚王的大殿,用宝剑逼迫楚王答应与赵国结盟。楚王被毛遂的勇气和才智所折服,最终同意了结盟。
在这次事件中,毛遂以非凡的胆识和口才脱颖而出,得到了平原君的赏识。后来,“脱颖而出”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或优点显露出来,像禾穗的尖儿从禾苗中冒出来一样。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