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哭之恸之”出自《论语·先进》篇,原文是“颜渊死,孔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孔子的弟子颜渊去世时,孔子非常悲痛地哭泣,他的学生们看到后都感到非常伤心,说:“先生太过悲伤了!”孔子回答说:“难道我不是因为颜渊而悲伤吗?还能为谁悲伤呢?”
.png)
这里的“恸”是指非常悲痛、哀伤的样子。孔子哭之恸之,形容孔子对颜渊的去世感到极度悲痛,以至于哭得非常伤心。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颜渊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弟子去世的悲痛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孔子对待生死的态度,即对于亲近之人的离世,他能够表现出真挚的情感。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