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分离式配筋后浇带是指在楼板或板结构中,设置一条宽度和深度一定的后浇带,用于缓解楼板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收缩应力,防止裂缝的产生。在配筋后浇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不宜小于800mm,深度与楼板厚度相同,但不得小于100mm。
2. 后浇带应设置在梁跨中,并尽可能避开支座和柱。
3. 后浇带两侧的板钢筋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筋:
(1)在后浇带两侧各设置一道箍筋,箍筋直径一般不小于8mm,间距不大于200mm。
(2)然后,在后浇带两侧的板内,设置受力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0mm,间距不大于150mm。受力钢筋应延伸至后浇带,并与后浇带的受力钢筋焊接。
(3)后浇带的受力钢筋应设置在板厚的中间位置,以保证受力均匀。
(4)在后浇带两侧的板内,还应设置分布钢筋,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200mm。
4. 后浇带两侧的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保持一定的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
5. 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凿除两侧板面的松散混凝土和钢筋锈蚀部分,并清理干净。
6. 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继续养护28天,以达到设计强度。
7.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拆除模板,并注意养护。
在配筋后浇带时,应充分考虑后浇带的宽度、深度、受力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参数,确保楼板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