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是否属于行政监察范围?权威解答详解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其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事业单位是否属于行政监察的对象呢?以下是关于这一问题的常见疑问及解答:
一、事业单位是否是行政监察的对象?
是的,事业单位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人员和活动范围都属于行政监察的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行政监察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
二、事业单位的哪些行为会受到行政监察?
事业单位的下列行为会受到行政监察:
-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行为;
- 违反公共秩序、社会公德的行为;
- 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
- 贪污、挪用、私分国有资产或者集体资产的行为;
- 其他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
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哪些行为会受到行政监察?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下列行为会受到行政监察:
-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行为;
- 违反职业道德、损害职业形象的行为;
- 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
- 贪污、挪用、私分国有资产或者集体资产的行为;
- 其他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四、事业单位的行政监察机构是哪些?
事业单位的行政监察机构主要有两种:一是同级政府设立的行政监察机关;二是上级主管部门设立的行政监察机构。这两种监察机构都依法对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监察。
五、事业单位的行政监察程序是怎样的?
事业单位的行政监察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受理监察对象提出的申诉、控告;
- 对监察对象进行调查取证;
- 对监察对象进行初步核实;
- 对监察对象作出监察决定;
- 对监察对象进行处分。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