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定额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完成一定分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所需的劳动、材料、机械等资源的消耗量所规定的标准。它是我国工程建设中常用的计价依据之一,具有以下特点:
1. 定额性:施工定额是根据一定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和规范性。
2. 系统性:施工定额将建筑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形成了完整的定额体系。
3. 简便性:施工定额将各种资源的消耗量进行量化,便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
4. 动态性:施工定额会随着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设计的改进而不断调整。
施工定额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劳动定额:规定完成一定分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所需的劳动工日数。
2. 材料定额:规定完成一定分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所需的各类材料消耗量。
3. 机械定额:规定完成一定分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所需的各类机械设备消耗量。
4. 定额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等。
施工定额在工程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工程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定额是编制工程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依据。
2. 成本控制:施工定额有助于施工企业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3. 质量管理:施工定额有助于施工企业提高工程质量。
4. 人力资源配置:施工定额有助于施工企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5. 机械和材料采购:施工定额有助于施工企业合理采购机械设备和材料。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