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把酒问月》,原文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其中,“身外浮云何足论,松间明月常如”是诗中的名句。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
1. 身外浮云:比喻世事无常,如同天上的浮云一样,瞬息万变,不可捉摸。
2. 何足论:表示这些变化不值得去谈论或在意。
3. 松间明月:指月亮在松树间洒下的光辉,比喻恒定不变的美好事物。
4. 常如:表示这种美好事物始终如一,不会改变。
整体来看,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恒定美好事物的境界。诗人认为,世事无常,不必过于在意,而应该像松间明月那样,追求那些永恒不变的美好事物,如友情、亲情、自然之美等。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人生态度,即不随波逐流,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动摇,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定,追求自己心中的美好和理想。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