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中,“靡”字有多种用法,常见的含义包括:浪费、散乱、随风倒下、没有、败坏等。以下是一些包含“靡”字的文言文例句:
1.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吾其还也,无乃靡及乎?”
(我们还是回去吧,恐怕来不及了。)
2. 《史记·项羽本纪》:“天下共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扶苏北监蒙恬军,而令李斯为相。今扶苏、蒙恬为秦将,数苦军,吾闻其谋反矣,此天下之大害也,吾将率诸侯灭秦,为天下除害,何如?”
(天下的人都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年轻的小儿子,不应该即位,应该即位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谏,所以皇上派他去北方监督蒙恬的军队,而让李斯做丞相。现在扶苏和蒙恬是秦朝的将领,多次使军队受苦,我听说他们要谋反,这是天下的大害,我将率领诸侯灭秦,为天下除去这个大害,怎么样?)
3. 《汉书·食货志》:“是时,天下大乱,风俗靡薄,民不聊生。”
(那时,天下大乱,风俗败坏,百姓生活困苦。)
4. 《后汉书·窦武传》:“武等知其谋,乃使黄门北寺令张喜告中常侍苏康、张汜等,令共作乱,以诛宦官。”
(窦武等人知道他们的计划,就派黄门北寺令张喜告诉中常侍苏康、张汜等人,让他们一起作乱,以诛杀宦官。)
5.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开创的事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疲弱,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刻。)
这些例句中的“靡”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体现了文言文丰富的表达方式。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