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单位代码填写规范详解
一级建造师单位代码是建筑行业内部用于识别和查询注册建造师所属单位的唯一标识。正确填写一级建造师单位代码对于建筑企业的资质审查、项目招投标及个人执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关于一级建造师单位代码填写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答。
一级建造师单位代码最多可以填写多少位?
一级建造师单位代码通常由15位数字组成,包括组织机构代码和校验码两部分。其中,组织机构代码由10位数字组成,校验码由5位数字组成。
常见问题解答
组织机构代码由10位数字组成,其中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后4位为企业顺序代码。行政区划代码按照国家标准《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15执行,企业顺序代码由企业所在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分配。
问题2:一级建造师单位代码中的校验码是如何计算得出的?
校验码是根据组织机构代码的10位数字,按照国家标准《组织机构代码校验码计算方法》GB/T 5271-2017计算得出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 将组织机构代码的10位数字分别乘以不同的系数,系数依次为1、3、9、27、19、26、16、17、20、29。
- 将乘积相加,得到总和。
- 将总和除以11,得到余数。
- 根据余数,在“0-9”范围内选取对应的校验码。
问题3:一级建造师单位代码填写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填写一级建造师单位代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确保组织机构代码准确无误。
- 校验码计算过程要准确无误。
- 填写完整,不得漏填或错填。
- 在填写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可咨询所在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问题4:一级建造师单位代码填写错误会有什么后果?
一级建造师单位代码填写错误可能导致以下后果:
- 建筑企业资质审查不合格。
- 项目招投标失败。
- 个人执业受到影响。
问题5:一级建造师单位代码填写后是否可以修改?
一级建造师单位代码填写后,原则上不得修改。如遇特殊情况,需向所在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修改。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