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8051单片机)的四个并行口(P0、P1、P2、P3)在设计上具有一些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址分配:
P0口:没有固定的地址,它是一个复用口,既可以用作数据端口,也可以用作地址/数据总线。
P1口:固定地址为90H。
P2口:固定地址为A0H。
P3口:固定地址为B0H。
2. 功能和用途:
P0口:由于是复用口,所以它的用途比较灵活。当作为数据端口使用时,可以进行数据输入输出;当作为地址/数据总线时,用于外部存储器扩展。
P1口:主要用于通用I/O,可以配置为输入或输出。
P2口:主要用于外部存储器扩展的地址总线,也可以作为通用I/O口使用。
P3口:除了作为通用I/O口外,还具有一些特殊功能,如串行通信、外部中断等。
3. 内部结构:
P0口:具有一个8位的锁存器和一个8位的输入缓冲器。
P1口:具有一个8位的锁存器和一个8位的输入缓冲器。
P2口:具有一个8位的锁存器和一个8位的输入缓冲器。
P3口:具有一个8位的锁存器和一个8位的输入缓冲器,并且具有一些特殊功能引脚。
4. 驱动能力:
P0口:驱动能力较弱,输出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P1口、P2口、P3口:驱动能力较强,可以直接驱动LED等负载。
5. 特殊功能:
P0口:可以作为地址/数据总线,用于外部存储器扩展。
P3口:具有一些特殊功能引脚,如RXD(串行通信接收)、TXD(串行通信发送)、INT0(外部中断0)、INT1(外部中断1)等。
总结来说,51单片机的四个并行口在地址分配、功能和用途、内部结构、驱动能力和特殊功能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并行口进行使用。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