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主义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否定过程实现的,具体来说,它包含以下几个阶段:
1. 肯定阶段:事物在其发展的初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表现为一定的质的规定性。在这个阶段,事物内部的矛盾尚未充分暴露。
2. 否定阶段:随着事物的发展,内部矛盾逐渐激化,导致事物发生质的变化,即从肯定阶段过渡到否定阶段。在这个阶段,事物的原有性质被打破,出现了新的性质。
3. 否定之否定阶段:在否定阶段,事物虽然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新的性质仍然包含了旧性质的因素。随后,事物继续发展,经过对否定阶段的否定,达到一种新的、更高阶段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阶段。在这个阶段,事物发展到一个新的质的规定性,既克服了前一阶段的缺点,又保留了其合理因素。
简而言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螺旋上升过程,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不断克服旧矛盾、产生新矛盾的过程中前进的。这一规律对于理解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