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名称:中班安全活动——走失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走失的情况,知道走失可能带来的危险。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在走失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3. 提高幼儿的应急处理能力,学会寻求帮助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图片或故事《小猴找妈妈》
2. 警察、医生、保安等职业的图片或玩具
3. 模拟场景道具(如商场、公园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讲述故事《小猴找妈妈》,让幼儿了解走失的概念。
2. 提问:小猴为什么会走失?走失后小猴遇到了谁?他们是怎么帮助小猴找到妈妈的?
二、基本活动
1. 分组讨论:如果自己走失了,会怎么办?
2. 每组选择一个场景(如商场、公园等),模拟走失情况。
3. 每个幼儿扮演走失的角色,尝试寻找出路或寻求帮助。
4.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在商场里,可以找谁帮忙?
在公园里,可以找谁帮忙?
遇到陌生人,应该怎么做?
三、角色扮演
1. 分配角色:警察、医生、保安、走失的幼儿等。
2. 模拟场景:幼儿走失后,其他角色如何帮助他/她找到家人或寻求帮助。
四、总结
1. 教师总结:在走失的情况下,我们要保持冷静,寻找可以求助的人。
2. 提醒幼儿记住家人的联系方式,如电话号码、姓名等。
活动反思:
1.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安全教育活动,幼儿对走失的情况有了更深的认识,能够说出在走失时应该怎么做,如寻找工作人员帮忙、拨打求助电话等。
2. 存在问题:部分幼儿在模拟场景中表现得较为紧张,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放松情绪,提高应对能力。
3. 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增加情景模拟的次数,让幼儿更加熟悉应对走失的流程。
加强对幼儿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情绪,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家园合作,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共同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