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词在古诗词中很常见,它们通过重复的音节来增强语言的韵律美和表现力。以下是一些含有叠词的古诗词示例:
1. 杜甫《春望》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2. 李白《望庐山瀑布》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4.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5. 苏轼《题西林壁》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6.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这些诗词中的叠词如“碧水”、“青山”、“芳草”、“翠色”、“流水”、“飞花”等,都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音韵和意境。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