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3. 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观:在重视教学结果的同时,更加重视教学过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探究、体验和反思。
4. 开放与互动的教学观:倡导开放的教学环境,鼓励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生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实践与体验相结合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和体验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6. 终身学习与终身教学的教学观:倡导教师和学生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7. 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观: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鼓励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8.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这些教学观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入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