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和在岗职工这两个概念在劳动统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特定的含义,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义范围:
职工:通常指在某个单位(如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工作,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领取劳动报酬的所有人员。职工包括在岗职工、不在岗职工(如退休、离休、长期病休、请长假等)和劳务派遣人员等。
在岗职工:特指在报告期末仍与单位保持劳动关系,且在报告期内有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这部分人员是单位实际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主要力量。
2. 工作状态:
职工:包含在岗职工和不在岗职工。不在岗职工虽然与单位保持劳动关系,但在报告期内没有工作,也没有取得劳动报酬。
在岗职工:处于工作状态,有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
3. 统计指标:
职工:是反映单位劳动力资源状况的总体指标,用于分析单位劳动力的规模、构成和变化情况。
在岗职工:是反映单位实际劳动力规模的指标,是计算劳动生产率、工资水平等指标的基础。
4. 经济贡献:
职工:包括在岗职工和不在岗职工,其经济贡献包括在岗职工的实际工作贡献以及不在岗职工的潜在贡献。
在岗职工:只计算实际工作贡献,是单位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职工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涵盖了所有与单位有劳动关系的员工;而在岗职工则是职工中的一个子集,特指那些在报告期内有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员工。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