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我们的种植园
课时:2课时
年级:大班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简单的种植方法,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学习简单的种植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责任心。
教学难点:
1. 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 种植园地(提前准备好适合幼儿种植的植物种子或幼苗)。
2. 种植工具(小铲子、水壶等)。
3. 观察记录表。
4. 有关植物生长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种植园,引导幼儿观察种植园的环境。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怎么来的吗?
二、学习种植方法
1. 教师讲解种植的基本步骤:挖坑、放种子、盖土、浇水。
2. 幼儿分组,每组分发种植工具,教师示范种植过程。
3.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种植实践。
三、观察记录
1. 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2. 幼儿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四、总结
1.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种植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2.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种植方法
1. 教师提问:我们上次学习了哪些种植方法?
2. 幼儿分组,每组回顾上次种植的过程。
二、观察植物生长
1.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种植园内的植物,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2. 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教师点评。
三、讨论与总结
1.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种植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2.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强调观察力和责任心的重要性。
四、延伸活动
1.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我们还可以如何照顾植物?
2. 幼儿分组,每组设计一个照顾植物的计划。
教学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通过种植活动,让幼儿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责任心。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成长。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