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坚守节操的品格。以下是预习《石灰吟》的一些要点:
作者介绍: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明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于谦以其忠诚、清廉、正直著称,是明朝中叶的杰出代表。
诗歌背景:
《石灰吟》创作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诗人通过石灰的制作过程,寓意自己清正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坚定不移的节操。
诗歌内容分析:
1.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
意思:经过无数次的锤击和开凿,石灰石从深山中开采出来。
象征:诗人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考验。
2.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意思:在烈火中焚烧石灰石就像是很平常的事情。
象征:诗人面对困难和压力,能够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3. 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
意思:即使身体被粉碎,也毫不害怕。
象征:诗人为了理想和信念,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4. 末句:“要留清白在人间”
意思:要让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象征:诗人坚守自己的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预习建议:
阅读诗歌原文,理解诗句的含义。
结合诗歌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抱负。
思考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如忠诚、节操、坚韧等。
可以尝试对诗歌进行赏析,从语言、结构、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以上预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石灰吟》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