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支出的增长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瓦格纳法则(Wagner's Law):
瓦格纳法则由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会相应扩大,从而导致公共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
2. 巴洛法则(Barro's Law):
巴洛法则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提出,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政府支出会随之增加,但这种增加是有限的,因为政府支出增加会带来税收增加,从而抑制支出增长。
3.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提出,政府支出增长可以归因于三个阶段:经济发展初期,政府支出增长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中期,政府支出增长转向教育、卫生和福利等领域;后期,政府支出增长更多地用于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
4.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支出增长是由于政治家为了赢得选民支持而增加公共支出,以及官僚机构为了扩大自身利益而推动支出增加。
5. 政府规模理论:
该理论认为,政府支出增长是由于政府规模的扩大,政府机构增多,以及政府职能的扩张。
6.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政府支出增长与经济周期有关,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会增加支出。
7. 财政联邦主义理论:
财政联邦主义理论认为,政府支出增长是由于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调整,如联邦政府对州和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增加。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公共支出的变化趋势。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