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后COD(化学需氧量)突然升高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
1. 进水负荷增大:如果进水中的有机物含量突然增加,如由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会导致处理后的COD升高。
2. 设备故障:如曝气系统故障、混合搅拌系统失效等,可能导致污水中的有机物未充分氧化分解。
3. 污泥膨胀:污泥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膨胀,影响污泥的沉降和脱水的效果,导致COD升高。
4. 温度变化:温度对微生物的活性有很大影响,温度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导致微生物活性下降,影响COD的去除效果。
5. 水质变化:如进水中含有难降解有机物、油脂、悬浮物等,这些物质会直接影响COD的去除。
6. 操作不当:如曝气不足、污泥排放不及时、反应池内污泥浓度过高、污泥回流比不合适等。
7. 工艺调整:在调整工艺参数时,如改变污泥回流比、改变曝气量等,也可能导致COD突然升高。
8. 监测误差:监测设备或方法可能存在误差,导致COD的测定结果不准确。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排查和解决:
检查进水水质,分析有机物含量变化;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曝气系统、混合搅拌系统等正常运行;
分析污泥状态,如发现污泥膨胀,应调整污泥排放;
调整温度,确保微生物活性;
分析水质变化,如发现难降解有机物,应调整处理工艺;
检查操作过程,确保操作规范;
定期校准监测设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排查和处理污水处理后COD突然升高的问题。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