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线管开槽是一项重要的建筑施工环节,其规范如下:
1. 设计要求:
根据电气设计图纸,确定线管走向和开槽位置。
线管应沿墙、柱、梁等结构构件边缘敷设,尽量减少对结构的影响。
2. 材料要求:
开槽工具:电锤、线锯、钢尺等。
线管:PVC线管、金属线管等,应符合国家标准。
线管固定件:塑料胀管、金属膨胀螺丝等。
3. 施工步骤:
测量:根据设计图纸,用钢尺测量出线管走向的长度和宽度,标记在墙面上。
切割:使用线锯或电锤,沿标记的线切割墙体,切割深度一般不超过墙体厚度的1/3。
开槽:用钢尺和锤子将切割好的墙体表面敲掉,形成槽口。
清理:将槽口内的灰渣、石块等杂物清理干净。
4. 注意事项:
开槽时,尽量避免损坏墙体中的钢筋、预埋件等结构构件。
线管敷设时,应保持线管与墙面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mm。
线管固定:线管在槽内固定,应使用塑料胀管或金属膨胀螺丝,确保线管固定牢固。
线管连接:线管连接处应使用专用接头,连接牢固,密封良好。
防水:在槽口两侧,应涂抹防水涂料,防止墙体受潮。
5. 验收标准:
槽口宽度:槽口宽度应略大于线管直径,一般不小于线管直径的1.5倍。
槽口深度:槽口深度应略大于线管长度,一般不小于线管长度的1.5倍。
线管固定:线管固定牢固,无松动现象。
线管连接:线管连接牢固,密封良好。
遵循以上规范,可以确保墙体线管开槽施工的质量,为后续的电气安装提供良好的基础。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