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在文言文中,“可耻”常见的表述有“可耻”“耻之”“为耻”等。
例如,“可耻”一词在古代典籍中多有出现,如《孟子·公孙丑上》中“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其中“自贼者也”“贼其君者也”的行为就是“可耻”的。
“耻之”也是表达可耻的一种方式,“耻”本身就有羞耻、可耻的意思,“之”指代某种行为或事物。
又如“为耻”,如“以某某为耻”,强调把某种情况视为可耻之事。
总之,在文言文里,具体使用哪种表述,需结合上下文和语境来判断。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