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泥塑活动——《可爱的小动物》
课时:1课时
年级:大班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学习如何用泥巴塑造小动物的基本形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学会用手捏、搓、压等手法制作小动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泥塑艺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1. 学会捏、搓、压等基本泥塑手法。
2. 制作出基本的小动物形状。
教学难点:
1. 掌握捏泥巴的力度和形状的把握。
2. 创作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小动物。
教学准备:
1. 泥巴:软陶或橡皮泥均可。
2. 工具:小刀、牙签、刷子等。
3. 图片或实物:各种小动物的图片或实物。
4.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名字。
2. 提问:“你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呢?”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基本技能讲解
1. 教师演示捏、搓、压等基本泥塑手法,并讲解操作要领。
2. 邀请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这些手法。
三、实践操作
1. 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份泥巴和工具。
2. 教师指导幼儿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创作:
a. 捏出一个基本的小动物形状。
b. 用牙签或小刀进行细节刻画。
c. 添加颜色或装饰。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
1.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总结与拓展
1. 教师总结本次泥塑活动,强调捏、搓、压等基本手法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继续创作更多有趣的作品。
教学反思:
1. 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审美能力?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