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中国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考制度也因此中断。在这一背景下,想要上大学的方式与传统的高考截然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 推荐入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学招生主要采取推荐制,即由基层单位推荐优秀青年进入大学。这种推荐通常基于政治表现、工作成绩等因素。
2. 工农兵学员:这一时期,大学特别重视招收工农兵学员,即来自农村、工厂和军队的青年。这些学员通过政治审查和推荐,进入大学学习。
3. 自学成才:一些有志青年通过自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入学机会。例如,一些自学成才的青年通过发表作品、参与科研等方式获得认可。
4. 特殊院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特殊院校也招收学生,如军事院校、艺术院校等,这些院校的招生方式与普通大学有所不同。
5. 恢复高考:1977年,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此后,通过高考成为进入大学的主要途径。
1966年没有高考,上大学的方式与现在有了很大不同,主要依赖于推荐、工农兵学员、自学成才等途径。这一时期的教育环境对许多有志青年来说充满挑战,但也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和智慧。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