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反复修改的诗句有哪些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数枝”改为“一枝”唐代诗人郑谷的《鹧鸪诗》写得更是超群出众。因此,人们称他为“郑鹧鸪”。他的朋友齐已是个和尚,也很喜欢写诗著文。
古诗中反复修改的诗句,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一句了。其中“敲”与“推”二字,贾岛曾反复斟酌。月光皎洁,万物沉寂,僧人在月光下的轻敲,却惊扰了栖息在树上的鸟儿,它们躁动不安,或飞出巢穴,或又回到巢中。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典出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句,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一个绿字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先后从“到”、“吹”、过、来、驻……一直改到绿字方满意为止,于是才有了这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 下笔欲生风,磨砻日有功。推敲诗益炼,骈俪语尤工。
记得小时候,班上有一个同学就热衷于改诗。他将李白的《静夜思》改成了这样:‘床前明月光,李白喝米汤,喝了一大缸,尿了一裤裆。’这样的改动不仅改变了诗的意境,还带上了幽默感。
韩信的诗句,什么三千可吞误
这句话出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原文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不仅是一句励志的名言,也是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生动描绘。韩信的“三千可吞误”背后,是对历史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战胜强大的吴国的深刻理解。
有志者,事竟成。蒲松龄在科举屡次不中、落魄之际,写下的自勉联,激励自己最终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这副对联引用了两个著名典故: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吴国。典故背后的故事,展现了面对困难时,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能成功。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千三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实任何奋斗都可以和有志者事竟成联系上,比如,凿壁偷光,程门立雪等等很多这些故事的。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一副自勉联,作者是蒲松龄。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告诉我们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