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高考改革后,与之前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 考试科目和分值:
改革后,高考总分为750分,与改革前相同。
文理科考生均需参加统一高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和选考科目。
改革前,文科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生为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
2. 选考科目:
改革后,考生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和体育与健康等。
选考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由考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
3. 考试方式:
改革后,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采用笔试形式,选考科目则根据不同科目采用笔试或机考形式。
外语考试分值调整为120分,其中听力考试30分,笔试90分。
4. 录取模式:
改革后,录取采用“专业+学校”的志愿填报方式,考生可以按照专业志愿选择学校。
高校录取时,将参考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
5. 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后,高校录取时将参考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
6. 招生计划:
改革后,高校招生计划按照专业进行划分,考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
高校招生计划将更加注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
2021年山东高考改革后,考试科目、选考科目、考试方式、录取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旨在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