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支是十二生肖的基础,与天干相结合,共同构成了六十甲子纪年法。以下是十二地支各自代表的含义:
1. 子(zǐ):代表夜间11点到凌晨1点的时间段,也象征北方、水、冬季等。
2. 丑(chǒu):代表凌晨1点到3点的时间段,象征东北、土、丑陋、牛等。
3. 寅(yín):代表凌晨3点到5点的时间段,象征东方、木、春季、虎等。
4. 卯(mǎo):代表早上5点到7点的时间段,象征东南、木、兔等。
5. 辰(chén):代表早上7点到9点的时间段,象征东方、土、龙等。
6. 巳(sì):代表上午9点到11点的时间段,象征南方、火、蛇等。
7. 午(wǔ):代表上午11点到下午1点的时间段,象征南方、火、马等。
8. 未(wèi):代表下午1点到3点的时间段,象征西南、土、羊等。
9. 申(shēn):代表下午3点到5点的时间段,象征西方、金、猴等。
10. 酉(yǒu):代表下午5点到7点的时间段,象征西方、金、鸡等。
11. 戌(xū):代表晚上7点到9点的时间段,象征北方、土、狗等。
12. 亥(hài):代表晚上9点到11点的时间段,象征北方、水、猪等。
地支除了代表时间,还与五行(金、木、水、火、土)相联系,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生肖和方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