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深部或高地应力条件下,岩石因应力超过其强度极限而突然破坏,伴随有巨大能量释放的一种地质现象。防止冲击地压的基本原理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原理
1. 应力控制:通过调整采掘工艺和地质条件,控制地应力的发展,防止应力集中。
2. 能量释放:通过预裂、爆破等手段,释放潜在的能量,减少地应力。
3. 岩体加固:增强岩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提高其抗冲击能力。
防止措施
1. 地质勘探:
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地应力分布和岩体性质。
对地质构造进行详细分析,识别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
2. 开采设计:
采用合理的开采顺序和采掘方法,避免应力集中。
采用分阶段、分区域的开采,逐步释放地应力。
3. 预裂爆破:
在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进行预裂爆破,释放地应力。
确保爆破参数合理,避免过度破坏岩体。
4. 岩体加固:
采用锚杆、锚索、预应力锚杆等技术,增强岩体的稳定性。
对关键部位进行加固,如断层、裂隙等。
5. 应力监测:
建立地应力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应力变化。
根据监测数据,调整开采工艺和预防措施。
6. 通风降尘:
加强通风,降低矿井内的气体浓度和温度。
采取降尘措施,减少粉尘对岩体的破坏。
7. 人员培训:
对井下工作人员进行冲击地压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建立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
8. 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对可能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重点监控。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冲击地压的发生,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