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见于《礼记·大学》。这个词语由“格物”和“致知”两个部分组成。
.png)
“格物”指的是通过观察、研究事物,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里的“格”有“研究”、“推究”之意,“物”则是指具体的事物。
“致知”则是指通过“格物”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即“致”于“知”。
“格物致知”强调的是通过实际观察和研究事物,从而获得真知灼见,达到对世界的深刻理解。这一思想体现了儒家重视实践、重视知识积累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在现代社会,这一理念也被视为一种方法论,鼓励人们通过实践探索和科学研究来认识世界。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