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保护
1、朱鹮繁殖、活动地区的森林、树木、水田、河流、库塘,必须严加保护,不得随意砍伐和破坏,不得施用剧毒农药(由此造成减产的,国家给予适当补助),不得造成环境污染。朱鹮营巢、栖息的大树,要挂牌标志,严禁砍伐。在朱鹮繁殖、活动地区狩猎、进行军事演习和干扰性大的生产活动,也要采取措施,严格控制。
2、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从保护级别来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我国对野生动物的最高保护等级,代表其现存数量极少、濒临灭绝且需要最严格的保护措施。朱鹮因栖息地破坏和人类活动影响,在20世纪一度仅剩7只野生个体,经过多年保护行动,目前种群数量回升至9000余只,但仍处于濒危状态。
3、朱鹮保护的关键措施和成效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法律保护:朱鹮在全球范围内被列为《华盛顿公约》CITES濒危等级中的“濒危”类。在中国,朱鹮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享有严格的法律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在陕西洋县等地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为朱鹮提供了休养生息和繁衍后代的适宜环境。
4、朱鹮保护是一个关乎濒危物种生存的关键议题。在全球范围内,朱鹮被列为《华盛顿公约》CITES濒危等级中的“濒危”类,同时它也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记录,朱鹮的红皮书等级为濒危。
5、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被明确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Ⅰ级,即最高保护级别。《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朱鹮也被列入《华盛顿公约》的Ⅰ级保护动物名单中,这表明其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高度重视和保护。
有关朱鹮的资料
1、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
2、关于朱鹮的资料如下:基本特征: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是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主要为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会变成灰黑色。栖息环境与习性: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以及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
3、朱鹮是中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目前世界上有两种最为濒危的鸟类,一种是中国的朱鹮,另一种是美国的加州鹰。羽色方面,朱鹮在繁殖期时通体呈现白色,头、羽冠、背和两翅及尾下缀有粉红色。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