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造饭,五更发兵是什么意思?
1、“三更造饭,五更发兵”是指在中国古代,军队常常选择在深夜的三更时期进行做饭,而在凌晨的五更时期发兵出发。这里的“三更”指的是子时,即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之间,而“五更”则是指寅时,即凌晨3点到5点之间。 strategic timing for an attack 选择在的这个时间段发兵,主要是出于战略考虑。这个时间段是人们深度睡眠的时期,警惕性最低,非常适合进行偷袭。
2、三更:是子时,即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五更:是最后一更,已到寅时,即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钟。选择这个时间发兵通常是为了实施偷袭战术,这个时间段正是熟睡而容易放松戒备的时候,实施突袭,对方毫无防备就算醒来战斗力也不是最佳状态,所以就也就容易取胜。
3、五更发兵。三更:是子时,即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五更,即凌晨的三点至五点钟。一般用于古代行军打仗,实施偷袭战术,容易取胜。也可用于比喻,意思是做事要趁早,并且要提前准备所需要的东西。
古代的五更天、二更天都是指什么时候?
1、二更天(亥时):晚上9点到晚上11点。二更天时,夜色已深,人们大多已经就寝。亥时代表着夜晚的进一步深入,是古代人们进入深度休息的时间段。此时,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夜风声或远处的狗吠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三更天(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2、古代的五更天指的是晚上3点至5点的时间段。在这个时候,夜色最深,人们大多已经进入梦乡。二更天则是指晚上9点至11点。此时,夜已深,人们普遍已经在家中休息。在古代,打更是一种常见的夜间报时方式。打更人会在一夜分为五更的每个更次时段,通过敲锣或打梆子的方式来报时。
3、一更时分,大约晚上七点到九点,被称作黄昏。这个时段,太阳刚刚落山,天色渐暗,万物处于朦胧之中。古人用“黄昏”来形容这种日暮时分,此时人们仍处于活跃状态,肚子也开始感到饥饿,大约对应现代的19点到21点。二更时分,大约晚上九点到十一点,被称为人定。
4、:00-21:00为一更天,21:00-23:00为二更天,23:00-01:00为三更天,01:00-03:00为四更天,03:00-05:00为五更天。古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四个班次,开班、三次交班、收班,叫“五更”,因此,一夜有五更,两更之间的时间为4小时。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