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中关于分配方式的区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区分“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 按劳分配:
定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即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特点:主要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实行,强调“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即劳动者的收入与其劳动贡献成正比。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公有制经济领域。
2.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定义: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是指个体劳动者根据自己的劳动成果来获取收入。
特点:主要适用于个体经济,强调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与其收入直接挂钩。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个体劳动者等。
3. 按生产要素分配:
定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的贡献来分配收入。
特点:强调各种生产要素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贡献,收入分配与生产要素的投入成正比。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以下是具体区分方法:
看分配依据:
按劳分配:依据劳动数量和质量。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依据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按生产要素分配:依据生产要素的贡献。
看适用范围:
按劳分配:主要适用于公有制经济。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主要适用于个体经济。
按生产要素分配:适用于各种所有制经济。
看收入分配与劳动贡献的关系:
按劳分配:收入分配与劳动贡献成正比。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收入分配与劳动成果成正比。
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配与生产要素的贡献成正比。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较好地区分“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