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为后续的生化处理提供条件。在水解酸化池中,主要起作用的菌种包括以下几类:
1. 水解菌:这类菌种能够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常见的有拟杆菌属(Bacteroides)、梭菌属(Clostridium)等。
2. 酸化菌:这些菌种能够将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分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VFA),如醋酸、丙酸、丁酸等。常见的有梭菌属(Clostridium)、丙酸菌属(Propionibacterium)等。
3. 产甲烷菌:在后续的产甲烷阶段,这些菌种会将挥发性脂肪酸进一步分解,产生甲烷气体。常见的有甲烷菌属(Methanobacterium)、甲烷球菌属(Methanococcus)等。
4. 其他微生物:如酵母菌、放线菌等,它们在处理过程中也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会随着水质、温度、pH值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操作参数,以优化微生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处理效果。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