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后的排名赋分制度与传统的文理科排名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 选考科目赋分:
等级赋分制:在高考中,选考科目(如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通常采用等级赋分制。学生首先按照原始分数进行排序,然后根据各科目的难度和区分度进行分段,将学生的分数转换为等级。
转换比例:比如,如果某个选考科目有20%的学生获得A等,那么获得A等的学生原始分数将转换为90分至100分之间的一个分数,以此类推。
2. 总分排名:
文化课成绩: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语文、数学、外语)通常按照原始分数计入总分。
选考科目成绩:选考科目的赋分成绩也计入总分。
3. 具体操作步骤:
原始分数:学生在各科目的考试中获得的原始分数。
等级划分:根据原始分数和各科目难度,将学生的分数划分为若干等级。
等级转换:将各等级的原始分数转换为对应等级的赋分。
总分计算:将文化课成绩和选考科目赋分成绩相加,得到学生的总分。
4. 排名:
全省排名:按照总分从高到低进行全省排名。
高校录取:各高校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报考情况,结合考生总分和选考科目成绩,进行录取。
不同省份的具体赋分规则可能有所不同,具体请以当地教育考试机构发布的政策为准。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