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单立人反文组合汉字,由“人”字旁和“反文”组成,其汉字为“众”。在汉字文化中,这个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应用。以下将围绕“众”字,探讨其常见问题解答。
什么是“众”字?
“众”字由单人旁和反文组成,是一个象形字。在古代,人们用“众”字来表示众多的人,后来引申为众多的事物。在汉字中,“众”字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群众”、“大众”等。
“众”字有哪些常见用法?
1. 群众:指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如工人群众、农民群众等。
2. 大众:指广大的人民群众,如大众传媒、大众文化等。
3. 众多:表示数量多,如众多的事物、众多的问题等。
4. 众人:指许多人,如众人皆知、众人拾柴火焰高。
5. 众志成城:形容大家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困难。
“众”字在成语中的运用
1. 众口铄金:形容众人的舆论力量极大,可以熔化金属。
2. 众星捧月:比喻众人共同扶持一个重要的人物。
3. 众志成城:形容大家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困难。
4. 众口一词:形容众人都说同样的话,意见一致。
5. 众望所归:指众人的期望和信任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众”字在诗词中的运用
1. 《滕王阁序》:“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2.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众”字在汉字文化中的丰富内涵和广泛运用。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