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小英雄雨来的故事50字,谢谢
1、抗日战争时期,十二岁的雨来居住在芦花村。一天,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日本鬼子的搜捕,来到了雨来家。雨来机智地将李大叔藏在自家院子里一个隐蔽的缸底洞中。随后,日本鬼子搜查到了雨来家,他们搜寻着李大叔的身影,但没有找到。雨来被鬼子发现,抓走进行审讯。
2、尽管鬼子的威胁始终如影随形,但雨来从未退缩,他始终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雨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小英雄的伟大。雨来的英雄事迹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人们被他的勇敢所感动,纷纷称赞他是真正的抗日小英雄。
3、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小英雄雨来成为了众多抗日故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面对日军的残酷审问,他始终坚守着不屈的信念,宁死不屈地保护着自己的情报叔叔。当鬼子的铁拳一次次落在他的身上,雨来脸上满是血迹,但他的眼神却依旧坚定。
4、他从小亲身经历目睹了年长他几岁的本村儿童团团长,带领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从军后,童年时代的情景,总是像演电影似地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就这样,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英雄雨来》,这成了管桦创作生涯的开端。
5、小英雄雨来的故事简短概述如下:故事背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个叫芦花村的小村庄,12岁的雨来就住在这里。雨来的特长:雨来喜欢游泳,游泳本领高强。雨来的学习:雨来上了夜校,在夜校里他学到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道理。
革命英雄事迹故事简短 关于革命英雄的故事简介短一点的
1、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2、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赵祚传 大革命失败后,为适应农村工作的需要,赵祚传编写了《农民四字经》。
3、在顶峰战斗到弹尽粮绝之时,他们毅然决然地从峰顶跳下悬崖的动人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志士奋勇杀敌、壮烈豪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英雄气概。抗日英雄人物的名字有杨靖宇、向警予、王小赵尚志和杨开慧等。
抗日英雄故事有哪些50字
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住着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一天,海娃的父亲让他以放羊为掩护去送信,途中遇到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将信藏到了羊尾后。夜晚,海娃趁着敌人熟睡,逃了出来。敌人追赶上来,打伤了海娃的手。这时,八路军赶到,消灭了鬼子。八路军表扬了海娃,想要给他糖和饼干作为奖励,但海娃要了一把枪。
王二小,1929年1月22日出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乡上庄村,是一名抗日小英雄。在家中排行老二,他的哥哥叫石头,父亲阎贵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母亲阎张氏则给人做针线活。二小全家四口人挤住在本村奶奶庙里。在日军“扫荡”中,王二小引导敌人进入八路军的埋伏圈,不幸被敌人杀害,英勇牺牲,年仅12岁。
在1940年一个夜晚,杨靖宇率领战士们向濛江东边的大森林挺进,不幸因叛徒出卖而陷入日军的包围。 经过五天的激烈周旋,杨靖宇和他的同志们尚未成功突围,形势愈发紧急。他果断决定让同志们分散撤离。 安排好战友们的安全后,杨靖宇选择了独自留下,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他英勇斗争至夜幕深沉。
在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龙门村,住着一个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名叫海娃。一天,父亲让他以放羊为掩护去送信。途中,海娃遇到了鬼子,但他的机智让他成功将信藏到了羊尾中。夜幕降临,海娃趁着敌人熟睡之际,成功逃了出来。但敌人并未放弃追捕,很快便追了上来,并打伤了海娃的手。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