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见于《礼记·大学》。这个词语由“格物”和“致知”两个部分组成。
.png)
“格物”指的是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里的“格”有“研究”、“推究”的意思,“物”则指各种事物。
“致知”则是指通过“格物”的过程,达到对知识和真理的认识。这里的“致”有“达到”、“获得”的意思,“知”则是指知识和智慧。
“格物致知”强调的是通过实际的研究和观察,去认识世界,进而达到对知识和真理的深刻理解。这一思想体现了儒家倡导的实证主义和求知精神,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