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古文中常用来泛指天下、四方。以下是一些关于“四海”的古文摘录:
1.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行其野,四顾无人。
三分天下,有其二焉。”
2.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自士出,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3.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曰:‘吾闻南方有越裳之国,民常为越人所杀,吾将发卒五十万,南征越裳。’”
4. 《汉书·地理志》
“四海之内,莫不宾服。”
5. 《后汉书·班超传》
“超乃西渡葱岭,南逾葱岭,至于疏勒。自疏勒西,南至葱岭,东至疏勒,北至葱岭,皆属西域。”
这些古文中的“四海”都是用来形容广阔的天地、国家或区域。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