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学生旷课多少学时会被开除学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为不同学校、不同教育阶段的规定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旷课次数和旷课学时来作出相应的处理。
通常情况下,以下情况可能会被学校考虑开除学籍:
1. 连续旷课:有的学校规定,连续旷课超过一定学时(如连续旷课两周或30学时以上)可能面临开除学籍的风险。
2. 累计旷课:有的学校规定,累计旷课达到一定学时(如累计旷课超过一定比例,如1/3的学时)也可能被开除学籍。
3. 特殊规定:有的学校对于特殊专业或特殊课程有特殊的规定,如军事院校等。
具体到学时,不同学校的规定可能如下:
高等院校:有的学校可能规定,一个学期累计旷课超过20学时或连续旷课超过10学时可能会被开除学籍。
中等职业学校:可能规定,一个学期累计旷课超过30学时或连续旷课超过15学时可能会被开除学籍。
中学:可能规定,一个学期累计旷课超过20学时或连续旷课超过10学时可能会被开除学籍。
旷课只是学生行为问题的一个方面,学校在作出开除学籍的决定时,还会综合考虑学生的其他行为和表现。因此,旷课达到多少学时会被开除学籍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标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学校的规定来判断。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